四川正南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文化交流,乡村旅游投资管理
0817-5751555

联系电话

川北旧事 %e5%b7%9d%e5%8c%97%e6%97%a7%e4%ba%8b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川北旧事 > 川北民间传统文化纪录片《川北旧事》第三集——《戽水》

川北民间传统文化纪录片《川北旧事》第三集——《戽水》

发布时间:2019/03/25 川北旧事 浏览次数:1971


大家先来猜一个谜语。

“河东两条索,河西两条索,当中一个马脑壳”。

这则谜语描述的正是在川北地区,尤其是在山地丘陵地区,灌溉不方便的情况下,当地民众发明的一种灌溉工具。

它的名字叫“戽水兜”。

戽水,即汲水灌田的意思,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风俗之一。因为在四川地区以大米为主食,所以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就必然要解决灌溉和抗旱的问题。

旧时,没有先进的机器,聪慧的先人们在实际的劳作工程中利用一些常用的工具经过改造便可成为一种劳动工具。

戽水兜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宋朝,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六:“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壠翻江逆上沟。”陆游《村舍》诗之四:“山高正对烧畲火,溪近时闻戽水声。”干旱季节,凡水岸低下,不能安放水车或无力置水车者,乃用戽水兜汲水灌田。

戽水兜就是这样。它的原型类似簸箕,在兜口加一道圈,兜水时更加牢固,兜的两侧两条长长的绳子,分别是在兜口和接近兜尾的地方。为了在使用过程中防止滑落手掌,还特地有两个握手柄。这样,手更轻松,也不容易被磨破。

现在,有了先进的灌溉工具,水稻种植更为便捷,使用起来非常耗费体力的戽水兜就不再实用,所以它渐渐消失在了我们的生活中。于此同时,我们似乎也少了一些劳作过程中的“忙趣”和劳作后的“闲趣”……

一日工毕,一队伙伴哼着小调,沿着田埂走在回家的路上,那么简单,那么自然。

姓 名:
邮箱
留 言:

0817-5751555

312089554@qq.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