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正南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文化交流,乡村旅游投资管理
0817-5751555

联系电话

川北旧事 %e5%b7%9d%e5%8c%97%e6%97%a7%e4%ba%8b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川北旧事 > 南部皮影戏正式列入联合国“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部皮影戏正式列入联合国“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布时间:2019/07/19 川北旧事 浏览次数:719

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通过

南部皮影戏正式列为

联合国“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邓太忠同志今天在成都登台接牌

同时,南部县文化馆正式审定批准为

“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


南部皮影

南部皮影,起源于南部县马王乡,自清代开始流传,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其外形、表演、音乐都有很强的川北地方特色。

马王乡观音山村的何应贵在继承了川陕皮影戏的基础上,又在材料选择、皮张厚薄、雕刻制作、屏幕(俗称亮纸)透明度及皮影人物造型上,都进行了不少改良,传承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川北何”皮影。

近年来,马王皮影与地方上加强合作,不仅增加了马王皮影的传承人数,同时在剧目上也更丰富,更贴近现实,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与受众的需求,为皮影带来更多活力。从家族传承到面向社会的开放性传承,南部皮影走出了一条非遗传承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川北何”光耀皮影家族

皮影,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汉书·外戚传》载,汉武帝思念死去的爱妃李夫人,不思饮食。方士李少翁便设帷帐,用灯光将雕刻的李妃造型照在帷帐上,其形象栩栩如生。汉武帝见状,喜出望外,天天缠着李少翁表演,以寄托自己的思念。渐渐地,这门在宫廷里诞生的技艺,传到了民间。苦于没有娱乐活动的人们,似乎是发现了新大陆,从此皮影戏便活跃在神州大地,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娱乐形式之一。

300年前的清雍正年间,南部马王乡观音山村的何应贵见乡村文化生活贫乏,而外地的皮影剧团一年半载也难得来演出一场,便萌生了创办一家皮影社的想法。那时,川北地区已有自己的皮影艺术,但皮影的造型制作比较粗糙,每个造型身高达2尺多,十分笨重,不便表演操作。何应贵听说陕西渭南的皮影身高只有8寸,轻巧玲珑,容易操作表演,而且皮影雕刻工艺精致,表演艺术精湛。于是,何应贵带着干粮,踏上了拜师学艺的漫漫征程。


川北皮影杂合了北方皮影和成都皮影的特点,传统厚重而不失精巧

传承:从家族起

然而,陕西渭南的皮影艺人并没有向远道而来的何应贵敞开艺术的大门。拜师不成,何应贵就悄悄跟着一个皮影班子,装成普通观众,观看他们的演出。生性聪明的何应贵,在反反复复观看了几场陕西渭南皮影艺人的演出后,悟出了许多门道。然后,他购买了一些制作皮影的材料,返回了千里之外的家乡。没过多久,何应贵领衔创办的“兴隆皮影班”就在马王乡诞生了。

马王皮影初创时,虽然借鉴了陕西渭南皮影的优点,但并没有完全走出川北土皮影的藩篱,尤其是在人物造型、景物布局方面比较粗糙,幕后操作常常需要2个以上的拦门师(俗称走影子的人)配合才能完成,鼓师、乐师等需要4人,如要聘请专职演唱人员的话,整个剧团就需要10多人。规模不可谓不大,但这样下来演出的成本就相当高了。

为了降低演出成本,减轻雇主的负担,何应贵决定,脱胎换骨,进行大胆的改革。他从皮影制作开始,在材料选择、皮张厚薄、雕刻制作、屏幕(俗称亮纸)透明度等方面进行改良,在皮影人物造型上吸取脸谱、剪纸艺术和渭南灯影的优点。改良后的马王皮影亮相后,让观众耳目一新,赢得一致好评,前来请他们上门演出的雇主络绎不绝。很快,马王皮影的足迹不仅踏遍了附近的山村,还慢慢走出南部,活跃在整个川北地区。马王皮影在江湖上有了一个金字招牌:“川北何”。自此,从何应贵到何福林,再到何南山,马王皮影在川北扎下了根,成为皮影大家庭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生于1946年的何正同,11岁时便开始随同父亲何南山的“皮影箱子”学艺。1961年何正同初中毕业后,正式跟着父亲何南山学唱皮影戏,皮影成为他谋生的手段,后来他参军入伍,才中断了皮影表演。1981年,何南山去世后,何正同正式接过马王皮影班主的担子,成为它的第七代传人。

接过马王皮影传人重任的何正同,心里却丝毫也高兴不起来,忧愁与烦恼困扰着他。先是那场“破旧立新”的风暴,让祖传下来的皮影剧目被打成“封资修”,除了禁止演出,他家祖传下来的皮影道具也被没收销毁,无法演出了。川北地区许多曾经风风火火的皮影班子,一下子凋零了,烟消云散。马王皮影也走到了十字路口:是继续传承下去,还是封箱息鼓?何正同陷入了迷惘之中。然而,父亲临终时的话总会在他的耳边响起:儿呀,再难,也要想法把何家祖传的皮影传下去哟!


正在表演皮影戏的何正同

何正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马王皮影毁在自己手中。经过一番打听,何正同发现邻近的一家皮影班子,准备出售皮影道具。他赶紧带着现金,来到几十里外购买回皮影头像378个,兵卒5堂,影身60件,刀枪剑戟20件,以及其他演出道具。有了这些道具以后,何正同把自己的侄儿何天奎叫来,叔侄俩开始偷偷练习荒芜多年的皮影技艺。待形势有了一些转变,何正同开始带着自己的皮影社在偏僻的乡村悄悄演出,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何正同决定甩开膀子干起来,将马王皮影发扬光大,然而电影电视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向偏僻的农村,占领了文化娱乐阵地。面对新的挑战,与他的祖先不同的是,何正同在学校接受过正规教育,他的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勇气在奔涌,在澎湃。面对电影电视对传统艺术的挑战,何正同开始大刀阔斧地对祖传皮影进行了一番彻彻底底的改革,想方设法挽留观众,留住皮影。

首先是表演上的创新。过去的皮影表演,人们有个形象的叫法:“一窝蜂”。就是说,皮影演出时,拦门、走影要二到三人,音乐(锣、钵、鼓、胡琴、唢呐)要三四人,总共要七八人才能演出。何正同在这方面也同样继承了父亲的经验,精减表演人员,几年的努力探索下来,他在皮影演出时只用1人拦门(表演),锣、钵、鼓、胡琴、唢呐等全堂乐器也由一个人演奏,演出阵容由过去的七八人一下子变为只需二到三人,形成了“单人拦门演唱,单人演奏乐曲”的格局,塑造了自己的特色。所谓“一口说唱千古事,两手摆弄百万兵”便是如此。这种改革既适应了皮影艺人匮乏的实际情况,也起到了降低演出成本的作用,有效地保证了皮影的传承。同时,何正同还对演出道具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他将皮影人物的提弓全固定在背部,使人物躯干和头部都可以分离,使角色以错位的方式来增加表演的灵活性、观赏性。他在置景方面也进行了变化,改变了过去那种固定不变的场景,增加了变换,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和观赏性。

其次是剧目上的创新。过去,马王皮影主要演出鬼怪、神话一类的故事题材,这样的题材不仅远离时代,也缺乏现实教育意义。何正同博采众长,将川剧等其他剧目中那些适合皮影演出的题材改编过来,他先后将《穆桂英挂帅》《十五贯》《武松打虎》《铡美案》《逼上梁山》《八件衣》《谭记儿》等30多个川剧剧目移植到皮影戏中,使马王皮影演出的剧目一下子增加到200多个。同时,何正同还自己动手,根据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故事,创作出新的剧目。如他创作的《春林借妻》一剧:忠厚老实的书生李春林,在妻子死后,为了安慰自己的岳父,便请求表嫂张桂英冒充自己的妻子回娘家。不想,他的这个荒唐举措,竟然让孀居的表嫂爱上了自己。何正同在演出中充分利用皮影的“点、摇、抖、揉、摆、俯、仰、躬、坐、站、走、踢、翘”等表演技巧,把一人有心,一人无意,一个亲热无比,一个惶恐不安的内心活动刻画得惟妙惟肖。这出剧目由于贴近生活,受到群众的喜爱,成为何正同每次必演的保留节目;此剧后来还被收入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川北皮影》一书。

再就是传承上的创新。过去,马王皮影都奉行“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传长不传幼”的门规。社会和形势的发展让何正同深深感觉到,如果恪守这样的规矩,马王皮影很难永远传承下去。他打破陋习,不但教自己的儿子、侄子学习皮影表演,还鼓励自己的儿媳妇也学习皮影,让皮影首先在自己家族中得到“普及”。何正同儿媳掌握了皮影表演艺术,受邀与丈夫何华平一道,先后在重庆磁器口、武隆县仙女山风景区表演,成为马王皮影创建三百年来的首个女性表演者。此后,何正同又在县文化馆的支持下,与学校联合开办皮影培训班,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艺术,学习皮影艺术。几年来,先后在马王小学等多所学校培养了皮影爱好者数百名,这些后来者成为古老皮影艺术的知音和传播者。


马王皮影第七代传人何正同(左)生前传艺情景

发展:从家族到社会

改革与创新让马王皮影走出了困境,焕发了新的异彩,得到广泛的认可与好评。1989年4月,何正同应四川大学博物馆的邀请,为英国、丹麦、俄罗斯、法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演出皮影戏,他一人操纵几十个皮影,又演又唱,表演的人物生动细腻、刚柔相济、栩栩如生,连皮影中人物喘息的声音语态都逼真动人,技艺十分精湛。为他伴奏的乐师是他的侄子何天奎,他一人同时操作小鼓、堂鼓、锣、钵、镲等打击乐器,还要拉胡琴、吹唢呐,可算是世界上人数最少的伴奏乐队,令外宾们赞叹不已。

何正同皮影班还参加了成都国际熊猫电视艺术节、中国首届长江民间工艺艺术节(重庆)的演出,受到中外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德国汉学家奈·西蒙博士高度评价说:“南充的皮影戏和唐山丰润县农民皮影戏是中国最好的皮影戏。”1995年6月,德国汉堡皮影剧团团长托梅·露易斯女士不远万里,慕名专程来南部观看何家皮影戏,看后她激动地说:“我回国后可以向人们宣告,皮影在中国确实还存在,并且南部县马王皮影的表演技艺最精湛。”

2008年春节,62岁的何正同让重病折磨得寝食难安,但一个从县文化馆打来的电话让他一下子兴奋了起来。他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一字一句地说:我们何家老祖宗辛辛苦苦创办的马王皮影,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这下,我可以放心地走了。你们,千万要把这祖传的技艺传下去哟!”这番叮嘱过后的当年8月,为马王皮影的重新崛起付出毕生心血的何正同溘然长逝。

何正同后的马王皮影还能够再续辉煌吗?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县文化馆有关人员开始与马王皮影第八代传人、何正同的儿子何华平联系,希望马王皮影能继续发展下去,同时希望皮影传承上能从单一的家传艺术,转化为家族传承与社会传承相结合的复合模式,从而将这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推向新高,长足发展。

何华平也意识到仅限于家族传承,在现在这个日益变化的时代,传统的皮影艺术其实是很难得到发展的,应该有所变化。于是,一种新的传承方式出现了:县文化馆专业干部何中平与何华平、何天奎一道,担负起传承马王皮影的重任。同时,在马王皮影何家班子的基础上,县文化馆也创办了一家皮影剧团,两者结合,共同担负起对传统皮影的继承弘扬。这样,以何华平为传承人的马王皮影长期驻扎在重庆等地的风景区,为观众演出的同时也能在经济上有一定的收获;文化馆筹组的马王皮影剧团则经常参加县上的大型活动,为推介宣传南部县贡献力量。二者的结合,让马王皮影的根扎得更深,枝叶更加茂盛。


马王皮影吸引了“老外”的加入

新的传承模式,不仅增加了马王皮影的传承人数,让这门古老的艺术有更多的人知晓;同时,也让马王皮影的剧目更丰富,更贴近现实,适应变化的形势与受众的需求,为皮影带来更多活力与新鲜内容。

这些年来,在保留马王皮影原有剧目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知识需求,以及弘扬本土文化的需要,县文化馆又组织人员创作了新的剧目。其中,最有特色的,当数《陈母教子》与《卖油翁》这两出剧目。


参观者情不自禁的参加皮影表演

北宋时期,南部县出现了“一门两状元三进士”的家族,尤其是陈尧咨的故事家喻户晓。县文化馆根据历史真实故事,创作了记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故事的皮影戏《卖油翁》,剧目受到观众的欢迎。接着,他们又创作出《陈母教子》的皮影戏:在十来分钟的时间里,皮影讲述了北宋年间,高中状元的陈尧咨在路过绵州时接受贿赂,回家后被母亲冯氏严厉杖责的故事。这出戏的现实教育意义,让它成为四川省第三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中,唯一入选的皮影戏剧目,得到专家与观众的好评。从家族传承到社会传承,南部皮影走出了一条非遗传承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弘扬发展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图片文字来源:微南部

The-end

姓 名:
邮箱
留 言:

0817-5751555

312089554@qq.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