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正南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文化交流,乡村旅游投资管理
0817-5751555

联系电话

川北旧事 %e5%b7%9d%e5%8c%97%e6%97%a7%e4%ba%8b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川北旧事 > 川北民间传统文化纪录片《川北旧事》第十二集 — 《鸡壳子》

川北民间传统文化纪录片《川北旧事》第十二集 — 《鸡壳子》

发布时间:2019/04/01 川北旧事 浏览次数:1365

鸡壳子》

        川北一带农村,小吃“鸡壳子”是过去农民新麦子出来后,用桐子叶、桑树叶制作的一种“尝新”的面饼,它虽没有街头商家卖的面饼好看,不过,它比那些好看的面饼更香甜。主要是在它的“身上”蕴藏着桐子叶和桑叶的那种自然芳香,比粽子的粽叶香更纯真、更让人喜爱。

五月是金色的,麦子黄了,一浪一浪翻滚汹涌,看上去晕晕的。却看农民眉开眼笑汗珠子直淌。早餐过后,农民们就背上背篓拿上镰刀走向几里外的麦地,一路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到了麦地开始一天工作。伸手挽过一把麦子,然后在根部狠狠一刀,哧哧声中,麦子齐刷刷地倒在农民们的臂弯里,仿佛静静地睡去。农民把割下的麦子放背枷里,把麦子一遍又一遍紧紧地捆在背枷上,然后几个人帮着把沉重的背枷一抬,便背着麦穗往村里走。 麦子收回了家,这只算麦收完成了第一步。要让麦子装进仓,还有许多事要做。麦子收回后,农民们看准一个个晴天,把成堆的麦子全部解散开来,让太阳晒上几天,直到抓过一把麦穗一搓一吹,亮晶晶的麦粒出现在手把心时,打麦子的时辰才算到了。农民们都用连枷打麦子。把麦子铺石板院坝的晒席上,然后举起连枷轮番拍打这些麦把子,打完一面,翻过来再打另一面,直到把所有麦粒都打下了,才用木叉将麦草挑到一边,用漏筛将麦草与麦粒分离开,再撮到另处暴晒。打麦子都要选太阳最毒辣的正午,这时麦子才脆,打起轻松。有时麦把子捂得久了,长了霉,连枷一打下去,刺鼻的霉灰呛得人直憋气。将打好的麦粒在房前屋后的平地上进行晾晒一周左右进仓,这样的手工劳作沿袭了上千年。

       农民用自己新打出的麦子在石磨上磨细,面粉和麦麸连在一起成“连麸面”。再选鲜红的汉菜砍细成末,加上鸡蛋、腊肉和各种调料,用水和“连麸面”搅拌成浆状,均匀的涂抹在洗干净的桐籽树叶或桑叶上,用柴火在铁锅上烘煎半熟后,再用竹蒸笼蒸制而成。

     一打开锅盖,鸡壳子的芳香便扑面而来,吃起来清嫩爽口,香味四溢,口感特别好,即可趁热马上食用,也可打包送人。享用那又热又香的鸡壳子,是享受一种丰收的快乐,也是回忆童年的一大快乐。 小吃“鸡各子”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当时川北农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丰富着灿烂的川北饮食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外流,现在这种小吃也很少有人制作了,人们也很难享受到带着大地气息的东西,更是少了一种来自乡土的乐趣

姓 名:
邮箱
留 言:

0817-5751555

312089554@qq.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