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民间传统文化纪录片《川北旧事》第十七集 —《 打夯号子》
劳动号子简称”号子”,全国各地有不同的叫法,川北地区叫”喊号子”。号子产生于一些体力劳动过程中,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最好方式。



石夯,一般用高100厘米的方形条石制成:条石下面约40厘米,上面约30厘米,在70厘米处凿两个凹槽,用篾片把两根长约100厘米的木棒固定在凹槽里,石夯就算制成了。每架夯两边各有2人,4人按领唱者的口令,有节奏的向上抬举,然后落在被夯的土坪上,领唱者叫停才能停下来。如工地上有多架夯,就有专人在一旁领唱,如夯少就由抬夯者其中一人领唱。


相关推荐